著名版画家王琦先生在深圳大学应天齐工作室题字 2000年
在工作室印制大幅水印版画《碎裂的黑色》 2000年
应天齐是中国美术发展新时期以来颇为重要的版画家。他的代表作《西递村系列》版画曾经享誉画坛,成为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。十二年前,我曾为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次《西递村系列版画展》写过前言,二十年后,应天齐又以新的作品超越了他的《西递村系列》。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。
中国新兴版画的发展是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,在没有人走过的土地上开辟出了一条新路。近一个世纪过去了,我觉得这种精神对于今天的版画发展,甚至于整个艺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。看应天齐的作品很容易看到他对这种精神的继承,首先他对水印版画技法的探索投人了大量的精力,他的水印版画采用的材质、肌理、以及印制手段都是传统水印版画从没有用的。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,他对这种新的水印技法探索从未停息过,努力做到精而又精,形成了他自己新创的独特的水印技法。人民美术出版社的《应天齐水印版画技法》就是一个例证。近年来,他又将这种制版和印制难度极高的技法延伸至巨幅水印版画创作中。前不久,我去他的画室看到了他的这些新作,这些作品最大的达三米以上,大块的黑色滋润而厚重,局部精微的肌理丰富而细致,仍然是明净典雅的色彩却更为亮丽。如此大幅的水印版画印制叉达到如此精美,在我国水印版画的创作中,可以说是空前的。
应天齐除了对技法和形式美作了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之外,更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的关系。他的作品很新,但却透渗着深深的文化底蕴,这来源于他对微州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。他坚持十多年不离开自己的创作原基地,却不断地拓展对这一生活来源的认识。这使我想到当今艺术界那些急急忙忙的垦荒者,他们在浮躁中丢掉了许多原本很宝贵的东西。应天齐的求新是在他原来的基点上作更广阔的延伸。比如用他的《西递村系列》版画所作的黄梅戏新作《徽州女人》在文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。他用复印机探索版画创作新的可能,对版画本体语言的质疑,产生了对肌理和黑色新的拓展,如抽象版画《碎裂的黑色》。我特别喜欢他的新作《徽州之梦》系列,这些稳定的黑色框架,似乎来源于蒙德里安的冷抽象,但应天齐却将这些平面构成赋予了新的空间,画中假想的廊柱似乎有远近之分,而框架中远处的房屋显得空灵遥远,颇得传统山水画的意境。我想这些成果的取得绝不是一朝一夕,其中的辛劳自不待言。
应天齐的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,他的创作原基地皖南西递村为他建成“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”,将这些作品作永久性地陈列。中国美术馆又将再度举办他的个人画展,我衷心祝愿画展圆满成功!
(2001年2月10日。王琦,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。原题:“开拓版画艺术的新路——2001应天齐艺术展前言”。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